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出现,使得很多原本陷入绝境、丧失生存机会的淋巴瘤患者重获新生。然而,临床应用发现,一些身体有大包块、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采用CAR-T治疗后不尽如人意。

“累及中枢、睾丸、乳腺等免疫豁免器官的淋巴瘤,一旦复发难治使用CAR-T治疗效果十分有限。整体来看,单用CAR-T治疗也仅能让40%-50%难治、复发的淋巴瘤患者得到缓解。我们不想放弃任何一位患者。”为解决这些难题,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剑峰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肖毅、曹阳、孟凡凯、万滢等,创新地将传统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现代的CAR-T疗法相结合用于淋巴瘤治疗,初期探索后发现疗效惊人。

同济医院血液内科牵头开展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CAR-T治疗针对的是难治复发淋巴瘤。今年8月,这项开创性临床研究的疗效结果在全球血液学核心期刊《移植与细胞治疗》中发表。研究显示,淋巴瘤具有复杂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这些微环境可能阻止CAR-T发挥持续精准杀伤肿瘤的作用,而联合大剂量化疗处理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帮助CAR-T突破这种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CAR-T细胞的增殖,从而更精准杀伤肿瘤。

同济CAR-T治疗团队成员孟凡凯主任医师回忆:“吴女士是一个典型的淋巴瘤累及大脑中枢的病例,她在当地医院经过了6个周期的化疗后,出现了记忆障碍,辗转全国求医,情况仍持续恶化,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识。”


同济血液内科团队详细评估后,决定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CAR-T治疗,迅速为吴女士采集了干细胞,同步进行大剂量化疗,然后输注自体造血干细胞,再联合序贯输注CAR-T细胞。很快,吴女士体内淋巴瘤得到有效控制,认知能力逐步恢复正常。在同济医院血液内科病房,同时还有3位复发难治累及特殊器官的淋巴瘤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即将出院。


周剑峰教授展望: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打开免疫屏障,使得CAR-T药物穿入免疫豁免器官,发挥精准的疗效。未来,这项疗法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后,将挽救更多处于绝境中的淋巴瘤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