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南沙专场活动上,落实《南沙意见》的第一批应用场景清单正式发布。据了解,首批清单围绕《南沙意见》重点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海洋科技、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领域,面向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界征集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场景,共计15个。


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南沙专场活动现场。

《南沙意见》即去年12月印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当中提出要支持南沙大胆开展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积极延展市场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将先进技术的应用创意,运用在真实具体的“小切口”问题上,把市场的供需和技术的供需紧密结合,推动技术和商业双爆发,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商业化应用。

纵观南沙发布的首批应用场景清单,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领域,清单围绕全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工作部署,力推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应急救援、货运物流、海域监管、载人交通等场景的应用,拓展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运营场景,全力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快速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海洋科技领域,清单着眼于数字化船坞和天然气水合物高精度勘探设备的研发生产等场景,着力提升相关领域的管理精度和设备运行效率。

在绿色低碳领域,清单主要聚焦绿色交通领域,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氢能等领域的新技术率先在南沙示范应用。

在生物医药领域,清单重点发力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先进技术落地,引领南沙生物医药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在智慧交通领域,清单聚焦人才出行服务智慧化水平提升,将运用大数据、无人驾驶等技术手段推动车辆精准投放,实现郊区出行服务的快速承接,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南沙意见》第一批应用场景清单

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领域5个:

智慧空中城市交通体系建设、L4级别智能汽车生产线建设、面向中长航段货运物流的大载荷旋翼无人机应用、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艇-机协作平台建设、面向应急救援的智能化无人机应用。

海洋科技领域2个:

基于建模、仿真等技术的数字船坞系统搭建;天然气水合物高精度勘探设备商业化应用。

绿色低碳领域5个:

地铁飞轮储能技术应用、氢综合能源站建设及氢能交通示范、基于“5G+”的光储充用综合能源体系建设、核岛数字化车间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智慧“双碳”管理决策与调控平台搭建。

生物医药领域2个:

数智医疗平台搭建、细胞及基因治疗产品商业化应用。

智慧交通领域1个:

南沙人才智慧出行服务。

聚焦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有望率先实现突破

此次清单中,有两个应用场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其中之一便是来自宜明(广州)细胞科技有限公司的细胞及基因治疗产品商业化应用项目,将完成临床级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的生产及检测,开展符合国际GMP体系规范的药物注册申报、生产和检测,实现创新药的商业化转化。

“宜明生物将在南沙建设GMP制备基地。”江苏宜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崔建华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细胞基因(CGT)药物行业最为集中、高度发展和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之一,此举将有助于宜明生物作为国内细胞基因药物CDMO企业,正式投身于大湾区乃至整个华南区域的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并为此贡献力量。

崔建华提到,一方面,这将有效弥补大湾区细胞基因药物产业链上的GMP制备关键一环,更全面推进与实现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有助于区内企业就近完成在研药物的工业化CMC和方法学开发与制备,有效缩短药物研发周期,降低药物研发成本。“清单的应用场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方面将有望率先实现突破,能够从点到面为全国干细胞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模板和标准。”

未来如何继续放宽南沙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场景?崔建华认为,南沙可以探索出台更多实质性举措,解决生物医药特别是细胞基因药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适当开发IIT(即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加快临床应用场景,有效解决研究者的资金压力,也给患者提供更多临床治疗的机会。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莫郅骅实习生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