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论文打假斗士伊丽莎白·比克()又有了新突破。

她发现,美国哈佛医学院顶尖神经科学家哈立德·沙阿(KhalidShah)涉嫌在21篇论文中数据造假并抄袭图像,其中包括在NatureCommunication、PNAS等知名期刊上的论文。

他还经常受邀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基金评审专家,评审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机构的资助申请。

如今,这位名利双收的科学家却面临着学术不端的指控。


哈立德·沙阿图源:哈佛医学院官网

论文图像来自科技公司网站

最早盯上沙阿的,是他的一位前同事。这位前同事爆料给了比克。随后,比克使用人工智能软件ImageTwin和反向图像搜索工具对其论文进行审查。

比克发现,在沙阿发表于2001-2023年的论文中,存在44起数据造假事件。她表示,最严重的造假是一篇2022年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上的论文,这篇论文的合著者共有33位,沙阿是通讯作者。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病学助理教授表示,除重复外,沙阿的论文还存在“张冠李戴”,其所述的与公司原本拍摄的并不是同一种抗体。

“这确实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我无法想象这是在怎样的巧合下发生的,”施拉格补充说。

比克的质疑和置评请求发出后,NatureCommunication并未作出回应。

20篇论文中均重复使用印迹图像

在沙阿是第一作者的、另一篇发表于2001年的论文中,有两个蛋白免疫印迹被复制、放大并粘贴到同组图中的其他印迹中。

施拉格表示,这样操作是为了表示产生了更多的蛋白,改变研究结果。

比克称,在其余19篇论文中,都发现了这样重复使用印迹图像的情况,有些后来发表的论文甚至直接使用了早先论文中的印迹图像。

Anderson写道:“对于在我们医院进行的研究的任何问题、疑虑或指控,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并根据医院政策、联邦法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保密程序来评估和回应此类问题。”

Pesheva写道,作为科研诚信官员,他通常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表示担忧,但无法决定是否需要依法处理,这由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机构的领导正式调查后决定。

“请注意,除非另有证明,否则任何的担忧都只是担忧,审查过程按程序展开至关重要。”Pesheva表示。

截至发稿前,涉及沙阿学术不端论文的18种期刊中,其中7种期刊(分别是PLOSOne、PNAS以及《癌基因》《美国生物物理学杂志》《癌症生物学和治疗》《自然科学报告》《临床癌症研究》)的发言人表示,他们已了解这些指控,且会进行调查。但包括NatureCommunication在内的其他11种期刊都没有回应。

流程编辑:u060